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观点>>正文
 
 

【李建军】中国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测度与空间差异

[发布日期]:2016-04-05  [浏览次数]:

我院教师李建军教授与其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卢盼盼合作的学术论文“中国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测度与空间差异”发表于《经济地理》2016年第3期。

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反映了居民层面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提高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然要求。“普惠金融”这一概念于2005年一经提出就成为很多国家的政策选择🚥,在中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2016年伊始,国务院即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高层的这些举措越发激起我们对现阶段中国各地金融实践在居民层面的包容性问题的思考。中国居民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如何?是否存在着空间差异,差异有多大?如何缩小这种差异?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客观评判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水平,并基于此探究其空间差异⛴🧑🏿‍🚀。

遗憾的是⛰,我们梳理文献发现,关于金融服务包容性测度研究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空间差异方面,多是在其构建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分析省际差异和区域差异🤵🏽‍♀️,而将空间因素和空间关联属性考虑在内的研究甚少🙎🏻‍♀️。这就难以真正反映金融服务包容性的空间差异🫵🏼。或许是囿于方法和工具,而难以对空间特性加以刻画🏂🏻🧖‍♀️,故未将空间因素纳入分析框架。而空间自相关分析充分考虑了空间观测单元的空间关联属性,巧妙地刻画了空间特性,所以采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的空间差异问题真可谓长袖善舞🧎🏻‍♀️‍➡️👩🏻‍⚖️。

本文尝试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主要金融服务领域✹,设计了中国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指数🏂🏻,采集2005-2013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对现阶段中国各地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水平进行具体测度。基于此,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与方法探究中国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水平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研究发现:①中国省域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反映出中国普惠金融质量在渐进改善。但将各省域纳入地区视角考察时,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又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格局。②中国省域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的总体空间差异先扩大后缩小,局部空间差异很小且相对稳定,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已经走上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而恰恰是地区间空间分异的反映🚵🏽。③个别省市的表现值得关注⛹🏽‍♂️。观测期内👼🏼,福建省和重庆市分别由原来的LL型地区跃迁至HH型、HL型地区,而河北🌕、广东、山东三省则分别稳居LH型、HL型🫸❤️、LL型地区✋🏼。因此,借鉴经济发展思路,有效利用区域之间的辐射扩散效应,实现普惠金融一体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李建军 卢盼盼

发表于《经济地理》2016年第3期



上一条🏐:【谭小芬】汇率波动、金融市场化与出口 下一条:【谭小芬】负利率政策的理论、实践及其效果

关闭

 
凯发平台专业提供:凯发平台凯发娱乐🧑🏿☎、凯发开户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凯发平台欢迎您。 凯发平台官网xml地图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 凯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