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我校组织召开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中国金融学》专家论证会。孙国辉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清华大学宋逢明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吴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杰教授🍲、北京大学刘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贺力平教授五位专家参加了论证会,高等教育出版社经管法事业部于明主任、经济分社赵鹏副社长等受邀参会,教材主编李健教授🫲🏿、副主编李建军教授和全体参编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李桂君教授主持。
孙国辉副校长在致辞中对《中国金融学》教材的编写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在国家级教学名师李健教授和李建军教授带领下,编写团队立足新时代新任务和新要求☄️,高质量完成了初稿编写工作,顺利进入专家审读论证和征求意见阶段。他表示👩🏿🦱,专家论证是教材编写工作的重要一环🧜🏼♂️🧘🏻♀️,希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设性建议👳🏽♂️,并期待疫情过后各位专家来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开户官方网站线下指导🚵♂️。

孙国辉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李健教授向与会专家汇报了教材的编写要求、编写思路💅🏽、写作意义和进度安排等🧏🏿♀️。作为教育部“马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本教材按照“一本书、一门课”的定位和编写思路🤱🏽,努力落实教育部“讲政治🦜、中国化🤟🏻😟、学理性🔜、规范性”要求👨🏽🌾,描摹中国金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现实场景🧜,凝练伟大成就之中的宝贵经验、教训及其学理性👩🦳,力争讲好中国金融故事🧑🏿🚒🧔🏿♂️,回应新时代经济学教材建设需要。她表示,编写团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做到对党和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学校和学生负责。

李健教授发言
专家论证环节🏄🏻,与会专家对教材编写质量和教材编写目标的实现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本教材既具备完整的金融学通识和基本原理🎅🏽,又深度融入中国金融发展实践⭕️,突出了中国的金融学内核和特色🧑🏿🎨,符合“马工程”教材的相关要求。宋逢明教授着重就“衍生工具”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深入探讨♚;吴军教授就“信用形式与融资体系”“金融体系与金融产业”等学术范畴进行交流🧱;张杰教授就中国金融学术体系中原创性🧑🏼🔧、标识性的理论谈了自己的观点,并用五个“进一步”对教材后续完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刘力教授就“资本市场下的衍生品市场”提出了调整的建议;贺力平教授就增加国际视野中的中国金融贡献以及信用形式的划分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高等教育出版社经管法事业部于明主任从出版角度对教材内容安排和编写规范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宋逢明教授(上左)、吴军教授(上中)、张杰教授(上右)
刘力教授(下左)👩🏻✈️、贺力平教授(下中)、于明主任(下右)
在专家与作者交流环节,教材作者就自己关注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沟通和探讨。
最后☮️,教材主编李健教授和副主编李建军教授做总结发言👦🏼。他们对与会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设性建议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并表示将结合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教材书稿进行进一步完善修改,继续提升教材质量。

会议合影